(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猎猎(liè liè):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
- 雁行:指群雁飞行的行列,这里比喻行人。
- 朱旗:红色的旗帜。
-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这里指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魏晋清谈时常执拂尘以助谈兴。
- 圮上:圮(pǐ),桥。圮上指的是秦末汉初的隐士黄石公在桥上授予张良《太公兵法》的故事,后泛指能够提供良策或传授重要知识的地方。
- 循良:指官吏奉公守法。
- 河阳:这里并非指地名,而是借指有善政的地方。
翻译
寒风呼呼地吹着,行人稀少,红色的旗帜在门外被风吹动,仿佛要撕裂那飞舞的霜花。 在寺中讲经参禅,拿着麈尾与高僧们同坐高座,以酒为媒,论交之人让我感觉如同在故乡一般。 运筹帷幄的功劳应当归于如圮上老人般提供良策之人,奉公守法的好名声自然是从如施行善政的河阳之地兴起的。 徐关这个地方如今正是水流安稳的日子,不要指着那青山说它曾是古战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应舒大参之邀,在卧龙寺饮酒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猎猎寒风和稀少的行人,以及门外飘动的朱旗和飞霜,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颔联描写在寺中与众人交流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融洽的氛围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提到功劳应归于提供良策之人,好名声源于善政之地,体现了作者对谋略和政绩的思考。尾联则说徐关如今水流安稳,不应再提及它曾是古战场,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优美,既描绘了场景,又抒发了情感,同时还蕴含了作者对世事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