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狩
秦皇巡海右,汉武幸关东。
昔怅千秋迹,今看万乘雄。
期门陈后苑,清道出离宫。
雾绕旄头黑,尘翻豹尾红。
天营屯斗极,御气下云中。
射兽阏支雪,焚山瀚海风。
系缨驱杂虏,载笔扈群公。
此日燕然石,长刊北狩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狩(shòu):本意为冬季打猎,后也用于帝王外出巡视。
- 海右:指西方。古人想象中,海在东方,所以称西方为海右。
- 幸:指帝王到达某地。
- 期门:汉武帝时设置的官名,掌执兵扈从护卫。
- 离宫:指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 旄(máo)头:古代军旗上的一种装饰物,也指一种星宿。
- 豹尾: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也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 阏(yān)支:汉代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这里指匈奴。
- 瀚海:原本指北方的大湖,后指广大的戈壁沙漠。
翻译
秦始皇巡视西方,汉武帝到达关东。往昔人们只能为那千秋的事迹而惆怅,如今却能看到万乘之尊的雄壮气势。期门军排列在后苑,皇帝从离宫出发,清道而行。雾气环绕着黑色的旄头,尘土飞扬使豹尾旗都变成红色。皇家的营帐屯扎在北斗星下,天子的瑞气从云中降下。在阏支的雪地里射猎野兽,在瀚海刮起的大风中焚烧山野。用绳索捆绑驱赶着众多的俘虏,带着笔跟随的是众多的王公大臣。今日在燕然山上的石头上,将长久地铭刻下这北巡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出巡,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雄壮气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期门”“清道”“旄头”“豹尾”等,营造出了皇家的威严氛围。同时,“雾绕”“尘翻”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出巡队伍的浩荡。诗人还描述了射兽、焚山等活动,突出了帝王的勇武和权威。最后,表达了将功绩铭刻在燕然石上的期望,体现了对帝王功绩的赞美。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华丽,富有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