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料丝灯

· 薛蕙
淮南玉为碗,西京金作枝。 未若兹灯丽,擅巧昆明池。 霏微状蝉翼,连娟侔网丝。 烟空不碍视,雾弱未胜持。 碧水点葱郁,彩石染萎蕤。 霞叠有无色,云攒深浅姿。 焚兰发香气,对烛映红滋。 明月讵须侈,夜光方可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南:淮河以南一带。
  • 西京:指长安。
  • 擅巧:特长于精巧。
  • 昆明池:汉武帝为训练水军而开凿的人工湖,这里用此典故来说明料丝灯的精巧可与历史上的名物相比。
  • 霏微:雾气、细雨等弥漫的样子。
  • 连娟:弯曲而纤细。
  • 侔(móu):等同,相等。
  • 葱郁:青翠繁盛貌。
  • 萎蕤(wěi ruí):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 讵(jù):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

翻译

淮河以南用玉制作成碗,长安用金子做成灯枝。但都不如这料丝灯美丽,它的精巧胜过昆明池的景致。料丝灯如蝉翼般轻盈细微,又如网丝般弯曲纤细。烟雾弥漫却不妨碍视线,雾气淡薄尚未能胜过它的持久。它的灯光映照在碧水中,使得水面像点缀着葱郁的色彩,照在彩色的石头上,染得石头如草木般茂盛下垂。灯光在霞光的叠映下呈现出有无相间的颜色,在云朵的簇拥下显出深浅不同的姿态。焚烧兰草散发香气,对着烛光映出红润的光泽。明月哪里需要夸赞,夜光珠也可以被嘲笑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料丝灯的美丽和精巧。诗的前两句通过提及淮南的玉碗和西京的金枝,来衬托料丝灯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几句详细地描述了料丝灯的外观和特质,如蝉翼般轻盈细微,网丝般弯曲纤细,以及它在烟雾和雾气中的独特表现。诗中还描述了料丝灯的灯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使碧水和彩石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和姿态。最后两句通过与明月和夜光珠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料丝灯的珍贵和美丽。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料丝灯的魅力,表现了诗人对料丝灯的赞美之情。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