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三首

· 薛蕙
长城西北万重山,无数征人若个还。 明妃死后留青冢,定远生前隔玉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若个:哪个。读音为:(ruò gè)
  •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
  • 青冢(qīng zhǒng):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塞外草白,惟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曰青冢。
  • 定远:指班超,东汉名将,封定远侯。他在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疏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翻译

长城的西北方向有万重山峦,无数的出征之人又有几个能够归来呢?王昭君去世后只留下了青冢,定远侯班超在生前就被阻隔在玉门关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疆的苍茫景象和征人的命运。诗的前两句通过“万重山”强调了边疆的艰险,“无数征人若个还”则表达了对征人命运的担忧和悲叹。后两句用王昭君和班超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王昭君的青冢象征着她的孤独和凄凉,班超被隔在玉门关外,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期的渺茫。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边疆战士和离乡之人的同情。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