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钵(zhàng bō):指僧人外出化缘时携带的锡杖和钵盂。
- 香灯:寺庙中供佛的油灯和烧香的炉子。
- 野径:村野小路。
- 支遁(zhī dùn):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
- 逍遥论:支遁所倡导的一种关于人生和修行的理论,强调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 天台止观禅:天台宗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止观的修炼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翻译
带着锡杖和钵盂来到这里已经很久了,香灯在安静的寺院偏处摆放着。 栽种的花朵形成了村野小路,接引的竹子引来了春天的泉水。 谈论着支遁的逍遥之论,修习着天台宗的止观禅法。 静静地坐在这里,忘却了精妙的学说,塔的影子挂在窗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应妙寺(白塔寺)的宁静与僧人慧乾的修行生活。诗的首联通过“杖钵携来久”表现出慧乾僧人的修行之久,“香灯静院偏”则营造出寺院的安静氛围。颔联描写了寺院中的自然景象,花径和春泉,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宁静。颈联提到了支遁的逍遥论和天台止观禅,展现出僧人在佛学理论上的追求。尾联“坐来忘妙说,塔影挂窗前”,表现出一种超脱和宁静的境界,修行者在静谧中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而塔影挂窗前的景象则更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生活和佛学修行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重阳后过沈纯甫同艾蔡二曹长小饮 》 —— [ 明 ] 黎民表
- 《 大中丞潘公召饮于行台别院 》 —— [ 明 ] 黎民表
- 《 与公载子乾吉卿送泉翁北上返棹石门 》 —— [ 明 ] 黎民表
- 《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 》 —— [ 明 ] 黎民表
- 《 唐观察招饮天书道院 》 —— [ 明 ] 黎民表
- 《 题天长馆壁 》 —— [ 明 ] 黎民表
- 《 感旧篇答苏子川 》 —— [ 明 ] 黎民表
- 《 粤州草堂春日试笔得歌字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