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咏怀

· 薛蕙
群狙竞芋栗,喜怒随转移。 飞飞海上鸥,矰缴不可施。 张仪谢苏君,赵令说李斯。 小义鲜能终,邪径固多歧。 利害异目前,亲仇在一时。 他人各有心,愉乐且相欺。 侥幸昧全图,此计良可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狙(jū):猕猴。
  • 芋栗:橡实,猴子喜食之物。
  • 矰缴(zēng zhuó):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翻译

猴子们竞相争夺橡实,它们的喜怒情绪随着食物的得失而变化。海上飞翔的海鸥,猎人的短箭无法射中它们。张仪辞别苏君,赵令劝说李斯。小的道义很少能有始有终,邪僻的道路本来就有很多岔路。利益和害处在眼前各不相同,亲人与仇人也只在一时之间的转变。他人各自有自己的心思,愉快欢乐之中也可能互相欺骗。怀着侥幸心理而不顾全局,这种计谋实在是可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猴子争夺食物、海鸥难以被捕捉、历史人物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现象的描述,揭示了世间的一些道理。诗中指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受到利益的左右,小的道义难以坚持到底,邪路多歧,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充满了欺骗和不确定性。最后,诗人批判了那些只图侥幸、不顾全局的人,认为他们的计谋是可笑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心复杂的感慨,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