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同诸子作

频年京国思君梦,此日危楼得共登。 暑气半消青嶂里,襟期偏洽白云层。 海潮飞雨侵瑶席,涧道流霞断古藤。 拚醉不愁明月去,松门深夜有禅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国:京城,国都。(“京”读音:jīng)
  • 危楼:高楼。
  • 青嶂:如屏障的青山。(“嶂”读音:zhàng)
  • 襟期:襟怀、志趣。
  • :契合,符合。
  • 瑶席:形容华美珍贵的席子。
  • 涧道:山涧通道。
  • 流霞:这里指飘动的云霞。
  • 拚(pàn):舍弃,不顾惜。

翻译

这些年在京城常常梦到思念你的情景,今日在这高楼之上得以一同攀登。 暑气在青嶂之中已消去一半,我的襟怀志趣与白云层特别契合。 海潮带来的飞雨侵袭着华美的席子,山涧道路上飘动的云霞阻断了古老的藤蔓。 尽情醉酒也不担心明月离去,松门深夜里还有禅灯照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上镇海楼时所作。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今日得以一同登楼的喜悦。颔联通过描写楼外的景色,表现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豁达。颈联具体描绘了海潮飞雨和涧道流霞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尾联则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境,即使明月西沉,松门深夜的禅灯依然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在登楼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黎邦瑊

黎邦瑊,字君选,号洞石。从化人。贯孙,民表子。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贡生,官兴业知县。陈子壮发起修复南园,邦瑊曾参预其事。明亡,以忧愤卒。有《洞石稿》。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