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吟

· 黎贞
小姑山上日落时,鸬鹚争绕荒树枝。蜂屯蚁聚栖不定,又复随风四散飞。 散飞不暂离,子母声依依。朝从何处去,暮从何处归。 千山万壑汝不栖,独向小姑竟何为。小姑山下小姑仙,英灵庙食来千年,汝来依此非偶然。 人皆畏汝如神兵,不敢砍汝树,争敢毁汝营。自生自育安且宁,百鸟之智不汝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鸬鹚(lú cí):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
  • 小姑山:文中指鸬鹚栖息的地方。
  • 蜂屯蚁聚:形容像蜜蜂、蚂蚁一样聚集。屯(tún),聚集。
  • 庙食:指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翻译

日落时分在小姑山上,鸬鹚们争相围绕在荒树枝头。它们像蜜蜂和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却又停落不定,随后又随着风四散飞去。

飞散开来后也不会长久分离,母鸬鹚和小鸬鹚的叫声相互应和,显得情意绵绵。它们早上从哪里出去,晚上又回到哪里呢?

千山万壑你们不去栖息,偏偏要向着小姑山,这是为什么呢?小姑山下有小姑仙,她的英灵受人间祭祀已有千年,你们来此栖息并非是偶然的。

人们都像畏惧神兵一样畏惧你们,不敢砍伐你们栖息的树木,更不敢毁坏你们的巢穴。你们在这里自然地生长繁殖,安宁自在,百鸟的智慧都比不上你们。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小姑山上的鸬鹚展开描写。诗中首先描绘了日落时鸬鹚在荒树枝头争绕的情景,以及它们随后随风四散又不暂离的状态,表现了鸬鹚的动态和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诗人发出疑问,为何鸬鹚独向小姑山,进而引出小姑仙的传说,认为鸬鹚在此栖息并非偶然。最后,诗中提到人们对鸬鹚的敬畏,不敢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突显了鸬鹚的独特地位。整首诗语言生动,通过对鸬鹚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