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寄

天涯嗟隔断,金玉恨遐心。 数夜成齑臼,因风寄稿砧。 白云行处识,芳草梦中寻。 愿以回文句,行行有转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jiē):表示叹息。
  • 遐心:指远离的心思或情致。
  • 齑臼(jī jiù):本意为捣姜、蒜等的器具,此处指反复思念而痛苦的心情。
  • 稿砧(gǎo zhēn):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稿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

翻译

在天涯的这一端叹息着被隔断分离,宝贵的情谊和遥远的思念让人心生遗憾。多个夜晚都沉浸在痛苦的思念中,凭借着风来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白云飘行的地方能够辨识方向,在梦中去寻觅那芬芳的草地。希望能以回文诗的句子,每行都能有婉转的情意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眷恋。首联通过“天涯嗟隔断”表达了分离之苦和无奈的叹息,“金玉恨遐心”则强调了珍贵的情感和遥远的距离所带来的遗憾。颔联描述了长时间的痛苦思念,并借风传递对丈夫的情感,“数夜成齑臼”形象地表现了思念之深带来的折磨。颈联中“白云行处识”有一种迷茫中寻找方向的感觉,“芳草梦中寻”则增添了几分虚幻和浪漫的色彩。尾联提到愿以回文句表达情感,希望每行都能传达出婉转的爱意,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这份情感的珍视和用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通过多种意象和表达方式,深刻地展现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