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山水六咏刘仙岩

为有云房约,来探不二门。 雨花临近砌,山翠落前轩。 赞佛还听偈,看心本息言。 未能超忍辱,聊此涤烦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房:僧道或隐者所居住的房屋。
  • 不二门:佛教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二”读作“èr”)
  • :台阶。
  • :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 (jì):佛经中的唱词。
  • 息言:停止言语。
  • 忍辱: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指忍受各种侮辱和痛苦而不起嗔恚之心。
  • :洗去。
  • 烦喧:嘈杂喧闹。

翻译

因为有到云房的约定,所以前来探寻这独一无二的法门。 雨打的花朵靠近台阶,青翠的山色落在前面的小屋前。 赞扬佛时还聆听着佛经中的唱词,观察内心时希望平息各种言语。 不能超越忍受屈辱的境界,暂且借此洗去内心的嘈杂喧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刘仙岩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前往的原因是有云房之约,同时也暗示了对佛法的探寻。颔联通过描写雨花临近台阶和山翠落在前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颈联则体现了诗人在佛前的感悟,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尾联中诗人坦言自己未能达到超忍辱的境界,但希望通过此次经历涤除内心的烦恼和喧闹。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从化山水的秀丽与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