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牵衣:牵拉着衣服,指分别时的不舍举动。
- 燕燕:燕子,诗中以“燕燕”指代富有活力的形象。
- 翎(líng):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
- 莺莺:黄莺,诗中以“莺莺”象征声音悦耳的形象。
- 煖(nuǎn):同“暖”。
- 斛(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后也用来比喻数量很大。
翻译
还记得分别时牵拉着衣服不舍的情景,今年的这一天又是相同的情景。 春草饱含着许多遗憾,呈现出浓郁的绿色,花儿凋谢了,让人怜惜那残存的红色。 燕子长出了新的羽毛,动作协调,黄莺发出温暖动听的鸣叫声,相互融合。 心中有千斛般的愁怨,都显现在那淡淡的眉梢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离愁别绪。首联通过回忆分别的场景,引出当下相同的情境,奠定了忧伤的情感基调。颔联中,“草含多恨绿”将草的绿色与怨恨相结合,“花褪可怜红”则表达了对花儿凋谢的惋惜,进一步烘托出哀怨的氛围。颈联以燕燕的新翎和莺莺的暖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忧愁。尾联将千般愁怨集中于澹眉之中,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愁苦。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