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碓

潆流入咽琉璃吐,老去姮娥眠玉兔。 村娃閒斗隔溪砧,辘轳自搅蟾蜍步。 催却鲛人频为织,冰窟成衣云臼食。 寒岩逗雨乍停风,溜涌舂高曾未息。 吟蝉相杵夜无声,山魈寂寂点鼍更。 惟有残霞捣难碎,晴光晓曳长天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碓(shuǐ duì):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
  • (yíng):水流回旋的样子。
  • 姮娥(héng é):即嫦娥,传说中月宫中的仙女。
  • 辘轳(lù lu):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 蟾蜍(chán chú):传说月中有蟾蜍,这里代指月亮。
  • 鲛人(jiāo rén):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 (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 山魈(shān xiāo):传说中山里的鬼怪。
  • (tuó):扬子鳄,这里指更鼓。

翻译

水流回旋着流入,如同琉璃般吐出,月宫中老去的嫦娥与玉兔入眠。 村里的女孩子们隔着溪水闲斗捣衣砧,水碓的辘轳自行转动,如同蟾蜍的脚步。 催促着鲛人频繁纺织,在冰窟中制成衣物,在云臼中舂米为食。 寒冷的山岩在雨后乍停风时,水流涌动,舂米的声音高高响起从未停息。 秋蝉与捣衣声相互应和,夜晚寂静无声,山中的鬼怪寂静无声,只有更鼓在报时。 只有那残留的云霞难以捣碎,清晨的阳光拖曳着,直至天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碓工作的情景以及周围的环境氛围。诗中用水流的回旋、月宫的想象来增添神秘的色彩,通过村娃闲斗隔溪砧、辘轳自搅等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一面。同时,诗中还提到鲛人纺织、冰窟成衣等富有想象力的元素,使诗歌具有奇幻的意境。寒岩逗雨、溜涌舂高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水碓工作的不停息。最后,以残霞难碎和晴光晓曳作结,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憧憬。整首诗意境丰富,富有想象力,将自然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水碓这一主题。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