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史伯鱼读书堂
臧室翻经何太漫,邺侯万轴新堪玩。
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
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
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
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臧室:指书房。
- 翻经:研读佛经,这里泛指阅读书籍。
- 邺侯:指唐李泌。李泌封邺侯,好藏书。
- 继晷(guǐ):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或读书。
- 彬彬:文质兼备貌。
- 天禄:汉代阁名,亦作"天鹿",后泛指皇家藏书之所。
- 羽陵:古地名。
- 蠹(dù)简:被虫蛀坏的书简。
- 蟫(yín)鱼:衣服、书籍中的蛀虫。
- 太一青藜:传说中夜间会发光的一种草木的枝条。
翻译
书房中阅读书籍为什么如此散漫,邺侯那众多的藏书刚刚值得赏玩。长大之后谁像史伯鱼那样勤奋,白天睡觉大多像边韶那般慵懒。这屋子扁额取名叫读书,读上许多遍快乐还有余。夜以继日地努力克制自己,那些文质兼备的学生就是颜回之类的人啊。想起我壮年在皇家藏书之所游览,万卷书全部看完还是觉得不够。羽陵那被虫蛀的书简拂过蛀虫,太一青藜曾经照亮蜡烛。辛苦劳累到白头只能尝尝苦胆,安闲地坐在书斋里还在广泛阅览。这些年老眼逐渐昏花,每当展开书卷就嫌墨色淡。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史伯鱼的读书堂展开,既描述了读书堂的氛围和意义,也回忆了作者自己过去读书的经历与感受。诗中用“臧室翻经何太漫”表现读书堂环境的悠闲,用“邺侯万轴新堪玩”凸显藏书的丰富,从侧面烘托出读书的乐趣。同时通过与史伯鱼的勤奋相比,衬托出边韶的慵懒,突出了勤奋读书的重要性。“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写出了努力读书的状态和对学子高尚品德的称赞。作者回忆自己壮年在皇家藏书地博览群书仍不满足,以及现在老眼昏花依旧坚持读书,表达了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热爱。整首诗语言精练,生动地展现了读书带来的快乐以及作者对读书的执着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