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 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艳春云热。笑靥敧梅,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 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眼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鴂。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细车音绝。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残梅瘦、飞趁风雪。向夜永,更说长安梦,灯花正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丑:周邦彦创调。
  • 壬寅岁:指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 年)。
  • 吴门:苏州的别称。
  • 元夕:元宵。
  • 掣(chè):拉,拽。
  • 馆娃: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
  • 罗襦(rú):丝质短衣。
  • 花节:花朝节,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
  • 潋艳:同“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笑靥(yè):酒窝。
  • 敧(qī):倾斜。
  • 缬(xié):有花纹的纺织品。
  • 素娥:嫦娥的别称。
  • 铜漏:古代的铜制漏壶。
  • 练发:白色的头发。
  • 鴂(jué):伯劳鸟。
  • 青鸾(luán):传说中的神鸟。

翻译

新绿的柳色里渐渐有白鹅出现,繁茂的园林被东风封锁刚刚开启。想起馆娃宫昔日的游览,那丝衣上的香气似乎还未消散。正是花朝节的夜晚。记得在那留恋之处,看着临近夜晚的街道,放下小帘轻轻掀起。星河闪烁像春云般热烈。那带酒窝的面容似斜倚的梅花,仙女的衣裳如彩缬舞动。澄澈如那嫦娥的宫阙。在西楼沉醉到十二点,铜漏声声催到了尽头。

红花凋谢翠绿停歇。慨叹如霜的白发。过往的岁月,旧日的情怀都已分别。泥深讨厌听到伯劳的啼叫。怨恨那愁苦的细润沁入,路头沾满灰尘的袜子。青鸾没了踪迹、细车的声音也绝了。却因为什么,不把欢乐的时期,交付给少年时的美好时光。残败的梅花,快速地趁着风雪飞去。对着这长长的夜晚,又说起长安的梦,灯花正结。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吴门元夕的风雨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怀旧、伤时、叹老等复杂情绪。词的上阕追忆往昔元夕的繁华热闹和美好情愫,“渐新鹅映柳”至“放小帘低揭”渲染出一派温馨浪漫氛围,“星河潋艳春云热”等句展示了元宵夜的绚丽多彩。下阕则着重抒发如今的哀叹与落寞,“红消翠歇”写出了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悲伤,“叹霜簪练发”体现了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往事旧情的留恋和无奈。全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惆怅的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对时光匆匆、世事无常的感慨。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