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 其三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笙歌晓度晴霞外。又上苑、春生一苇。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
拼音

所属合集

#绛都春

注释

原题下有小字注:履翁帅越。 阶:一本作“街”。

赏析

《绛都春》,《梦窗词集》入“仙吕调”。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韵。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字。此调《梦窗词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尽相同。所以各词句数有些差异。大致可分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个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为正格。 “螺屏”三句,叙述观赏灯屏及点明时间。此言蓬莱阁中的灯屏用翠绿色的螺钿镶嵌而成,当暮霭沉沉,晴空中星河闪烁之时,灯屏中就会点燃烛光,用以招徕人们前去观赏。“路幕”四句,描述灯屏中的风景。此言灯屏上画着路障屏幕,有人正在供香相迎;又有一队开路的马队,尘土蔽空顺风而来。而画中的蓬莱阁好像就是海上仙山浮载在鳌背上一般,景色美妙而且仙气飘逸。四句也从暗中点出了“履翁帅越”之意。“宝阶”三句,述阁外的夜景。此言天上的北斗星像倾斜的街阶一样开始向西倾转,月光明亮,夜空中清静如水。上片描述屏中画景及记述阁外的夜景。   “应记”三句,旧地重游。“千秋”两句,化用汉丁令威学道,化鹤归辽东的故事,事见《搜神后记》“汉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而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冲上天”。此处是说:虽然我离开这里像丁令威离开故乡那样已有多年,但是现在再到这儿旧地重游,我还是应该记得旧时山水的大致面目。“暗解”四句,忆及旧事。此处是说:记得从前我有一回曾与人一起游春,并且笙歌欢宴达旦至醉;有一次还暗地里解开绣花囊,取出一枚金钱来卜取吉凶祸福呢。“又上苑”三句,述眼前景色。“上苑”,即皇宫的上林苑。这里泛指越州的贵族花园。“一苇”,用达摩“一苇渡江”典故,这里借代小舟。此处是说:如今我们又来到了以前曾经游玩过的一处贵族花园中,并且在园中的舟上设宴为履翁洗尘接风,酒宴处的四周景色仿佛处在万花似锦的画镜里一样。下片追忆旧事,并照应“履翁帅越”词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都春:词牌名。
  • 螺屏:即螺钿(diàn)屏风。
  • 霁(jì):雨过天晴。
  • 梅槎(chá):梅树的枝桠。
  • 鳌(áo)背:传说中海上的大龟或大鳖的背。
  • 冰娥:即嫦娥,借指月亮。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绣囊:绣花的袋子。

翻译

螺钿屏风透着温暖的翠色。正如同雾霭卷起暮色,银河在雨过天晴后浮现。道路帐幕传递着香气,街道上的马冲起尘土,东风细微。梅树的枝桠好像在海上横跨鳌背。请稳稳地承载着蓬莱的云气。宫殿台阶斜转,嫦娥的素影,夜晚清莹如水。 应当记得。那千秋的化鹤之事,古老的华表还能认出山川依旧。暗中解开绣囊,争着抛掷金钱让游人们沉醉。笙歌在清晨的霞光之外响起。又到了上苑,春天催生出一片芦苇。就让它接着在莺花中设宴,万千花朵在镜子般的景象里。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蓬莱阁灯屏所展现出的奇幻而美妙的景象。词的上阕通过对屏上景色的细腻刻画,如暖翠的螺屏、雾卷暮色、星河浮霁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瑰丽的氛围。下阕则引入化鹤、华表等元素,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同时也写到了人们游玩的场景。整首词语言华丽,意境开阔,既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又融入了人文情怀与历史思绪,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享受。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