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独寓窗晚花方作小蕾,未及见开,有新邑之役。朅来西馆,篱落间嫣然一枝可爱,见似人而喜,为赋此解
赏月梧园,恨广寒宫树,晓风摇落。莓砌扫珠尘,空肠断、熏炉烬销残萼。殿秋尚有馀花,锁烟窗云幄。新雁又、无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篱角。
梦依约。人一笑、惺忪翠袖薄。悠然醉魂唤醒,幽丛畔、凄香雾雨漠漠。晚吹乍颤秋声,早屏空金雀。明朝想,犹有数点蜂黄,伴我斟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朅(qiè)来:去来。这里“朅来西馆”指来到西馆。
- 嫣然:美好貌,这里形容花的娇美。
- 解:一种文体。
- 广寒宫:神话中月亮上的宫殿。
- 莓砌(qì):长有苔藓的台阶。
- 烬(jìn):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这里“熏炉烬”指熏炉里烧完的香灰之类。
- 殿秋:秋末。
- 云幄(wò):像帐幕一样的云。
- 惺忪: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蜂黄:指浅黄色的花。
翻译
曾在梧园赏月,遗憾广寒宫的玉树,在晓风中摇落。长满苔藓的台阶清扫着落花的珠尘,徒然令人肝肠寸断,熏炉里的香已燃尽,残花也渐渐消逝。秋末还有些余花,被锁在烟雾缭绕、云幕笼罩的窗边。新归的大雁又无故地送我漂泊江上,小船刚刚停靠在短亭边。在篱笆角落,恍惚中梦境依稀。如花般的人儿微微一笑,翠袖轻盈而单薄,半醒中透着迷人的姿态。悠然间醉意被唤醒,幽静花丛旁,凄清的香气与雾气细雨弥漫。傍晚的秋风忽然颤抖着传来秋声,早上屏风上的金雀已悄然不见。想着到了明朝,或许还会有几点浅黄色的花儿,陪伴我饮酒消愁。
赏析
这首词情感细腻且复杂。上阕描绘了作者在不同场景下所经历的物景变化,从梧园赏月时对广寒宫想象的失落,到眼前残花消逝的伤感,再到旅途停靠短亭的无奈,层层铺垫出一种惆怅落寞的氛围。下阕由景转入人物梦境,“人一笑、惺忪翠袖薄”以极生动细腻的笔触勾画出梦中人的美妙姿态,与前文的冷清秋景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美好的梦境却紧接着被现实中幽丛畔凄香雾雨和秋声打断,使词人重回孤独失落。最后以虚笔写明朝,想象还有几点残花陪伴自己斟酌,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羁旅漂泊中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将景与情高度融合,展现出较高艺术水准 。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
吴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永遇乐 · 其二乙巳中秋风雨 》 —— [ 宋 ] 吴文英
- 《 江城子 · 其六送翁五峰自鹤江还都 》 —— [ 宋 ] 吴文英
- 《 声声慢 · 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 —— [ 宋 ] 吴文英
- 《 声声慢 · 其八寿魏方泉 》 —— [ 宋 ] 吴文英
- 《 齐天乐 · 其二白酒自酌有感 》 —— [ 宋 ] 吴文英
- 《 宴清都 · 其三寿荣王夫人 》 —— [ 宋 ] 吴文英
- 《 风入松 · 其三桂 》 —— [ 宋 ] 吴文英
- 《 十二郎/二郎神垂虹桥上有垂虹亭,属吴江 》 —— [ 宋 ] 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