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士农工商:古代社会的四大职业,士(读书人)指知识分子,农指农民,工指工匠,商指商人。
- 惟儒最贵:只有读书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地位崇高。
- 患非真:忧虑的是学问不真实,不是出于内心的真诚追求。
- 诚:如果真的,确实。
- 力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 进必有因:进步必定有其原因,即勤奋和努力的结果。
- 傥或:倘若,假使。
- 中辍:中途停止,放弃。
- 岂能为人:怎能期望他人尊重或成功?
翻译
在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士、农、工、商各有其职。其中,读书人(士)的地位最为尊贵,但重要的是他们是否真正致力于学问。如果真心实意地去学习,就一定能取得进步,有所作为。但如果半途而废,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被人尊敬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的四民分工为背景,强调了读书人(士)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诗人吴芾鼓励乡里的学者,要保持对知识的真诚热爱和持续学习,提醒他们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可。这是一首激励人心的劝学诗,具有鲜明的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