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金陵教授陈宜之钺前进士三人居慈湖
文物依然故燕园,扶持云是有师门。
□花似醒醉夫梦,頖藻如招骚客魂。
门户固缘太丘重,乡人素仰后山尊。
曹溪一滴西江涨,欲乞开堂旧偈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物:指礼乐制度、文化典籍等,这里代指校园里的文化氛围和景象。
- **頖(pàn)藻:頖,指学宫前的泮池;藻,是水中植物。“頖藻”常用来指代学校。
- **太丘:这里用“太丘”代指享有崇高威望的师长。“太丘”本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曾任太丘长,以品行高尚著称。
- **后山:一般指北宋诗人陈师道 ,号后山居士,这里同样借指德高望重之人。
- **曹溪:宗教典故,禅宗南宗的别称,这里以曹溪借指佛法智慧源泉。
- **西江:常用来泛指大江大河,这里用来形容学识如江水般浩瀚。
- **偈(jì) :佛经中的唱词,这里可理解为教诲、开示等内容。
翻译
燕园之中的文化氛围依旧如过往一般,听说这里繁荣是因为有贤良的师门在扶持。花朵好像刚刚从睡梦中苏醒,打破醉汉的迷梦;学校里泮池边的水草,仿佛在召唤着文人墨客的灵魂。学府的声名本来就因德高望重的师长而更加显重,同乡们一直以来都敬仰着如陈师道这样德馨之人。佛法智慧的一滴水能让大江大河涌起波澜,我渴望能得到您像往日开堂讲学那样,翻新讲述那些深刻的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汪梦斗写给金陵教授陈宜之等人的诗作。开篇首联便点明燕园虽历经岁月,但文化底蕴依旧浓厚,并暗示这得益于师门的悉心培育。颔联通过对校园中花朵和頖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生动又空灵的意境,“醒醉梦”“招客魂”的表达形象地凸显出校园环境对人的熏陶和独特吸引力。颈联运用典故,以“太丘”“后山”来类比陈宜之等人在学界的崇高地位以及深受众人敬重,体现出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与推崇。尾联以“曹溪”“西江”作比,用夸张且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期望能得到陈宜之等人更多如佛法般精妙的教诲,展示出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前辈知识传授的期待,这首诗充满对学府、师长的赞誉和对文化传承的向往之情,用典自然贴切,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