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间通博

· 宋庠
东来春色变层阴,甘霈前符望岁心。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 皇慈已浃流根泽,芳节殊非贯序霖。 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霈(pèi):甘雨。
  •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 岁心:对年岁的一种愿望或期盼。
  • 浃(jiā):湿透。

翻译

从东边而来的春色使得层层的阴云发生了变化,甘甜的雨是之前的征兆满足了对年岁的期盼之心。云叶突然惊讶于重基石变得湿润,土地的膏泽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超过了一犁的深度。皇恩慈爱已经浸透到了流布的根源润泽之处,美好的时节特别不同于按次序降下的雨。忽然承受这新的诗篇实在是很难应和,鼻息声衰弱混浊需要费力长时间地吟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气候变化和降雨的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润泽和氛围。诗中用“甘霈”“皇慈浃”等词语表达出对雨和皇恩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和朝廷恩赐的欣喜。同时通过“云叶”“土膏”等描写,细致地勾勒出景色的变化。整首诗语言较为典雅,通过对各种景象和感受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独特的诗意和情感。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于应和新篇的艰难和费力之感,增添了一些微妙的情绪。

宋庠

宋庠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累迁翰林学士。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与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复入参政,改枢密使。皇祐元年拜相。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卒谥元宪。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 ► 8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