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赋水母

疾风吹雨回江城,橹牙呕哑潮欲平。 客居喜无人事撄,相与环坐临前楹。 眼中水怪状莫名,出没沙觜如浮罂。 复如缁笠绝两缨,浑沌七窍俱未形。 块然背负群虾行,嗟其巧以怪自呈。 凝目愯视相将迎,老渔旁睨笑发声。 曰此水母官何惊,江流如奔绝沧瀛。 潮汐往来月为程,藏纳众污无满盈。 浮埃沈滓溷九清,结成此物宜昏盲。 使虾导迷作双睛,乃能接迹蚌与蛏。 亦犹巨蛩二体并,离则无目为光精。 江天八月霜叶鸣,罟师得虾供水征。 水母弃掷罗纵横,试令收拾输庖丁。 绛矾收涎体纡萦,飞刀镂切武火烹。 花瓷饤饾粲白英,不殊冰盘堆水晶。 稻醯齑寒芼香橙,入齿已复能解酲。 遣渔止矣勿复评,嗟哉此性愚不更。 定矜故态招三彭,且摩枵腹甘藜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橹牙呕哑橹牙(lǔ yá),船橹头上的横木;呕哑(ōu yā),象声词,摇橹的声音。
  2. 人事撄(yīng),扰乱。“无人事撄”即没有人间俗事的打扰。
  3. 沙觜(shā zuǐ):沙洲突出的尖端。
  4. 缁笠(zī lì):黑色的斗笠。
  5. 七窍俱未形:七窍都还没有形成。七窍指人的耳目口鼻等七个孔穴。
  6. 愯视(sǒng shì):敬畏地看。
  7. 绝沧瀛,穿过;沧瀛(cāng yíng),沧海,大海。
  8. 月为程:以月亮的运行规律为周期。
  9. 九清: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处。
  10. 巨蛩(jù qióng):神话传说中的异兽。
  11. 光精:指明亮。
  12. 罟师(gǔ shī):渔夫。
  13. 水征:这里指作为赋税的水产品。
  14. 饤饾(dìng dòu):食品堆迭装盘的样子 。
  15. 稻醯(dào xī):用稻米酿造的醋。
  16. 齑寒:切碎的咸菜。
  17. (mào):做菜肴用的配菜。
  18. 解酲(jiě chéng):醒酒。
  19. 不更:不改变,这里指不接受别人的看法。
  20. 三彭: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三种作祟之神,喻邪恶的念头。
  21. 枵腹(xiāo fù):空腹。

翻译

狂风骤雨吹卷回江城,船橹咿呀作响潮水即将平静。旅居在此欣喜没有人事烦扰,大家围绕坐于屋前的柱子边。眼前这水怪模样奇特难以描述,它在沙洲尖端出没就像浮动的大腹酒罂。又如同没有两根飘带的黑色斗笠,浑浑沌沌七窍都未曾长成。它背负着一群虾缓缓移动,惊叹它以这般巧妙又奇特的姿态呈现自身。大家全神贯注敬畏地看着它来来去去,旁边老渔夫斜着眼睛笑着发出声音说:“这水母您老何必惊奇,江水奔腾直达大海。潮汐涨落来来往往以月亮运行作为规律,这江水容纳众多污垢永远没有满溢之时。悬浮的尘埃和沉淀的渣滓混迹在高空里,才结成了这等昏暗盲目的东西。让虾为它引导方向当作两眼,这样才能和蚌、蛏之类同属一族。就如同巨蛩两个身体连在一起,分开就没有明亮的眼睛,难以视物。江天八月霜叶飞鸣,渔夫捕获虾交付水产品赋税。水母被随意丢弃横七竖八,试着让人把它收拾起来交给厨师。用绛矾去除它的黏液,身体被缠绕起来,再用快刀精心切制,武火烹煮。放在花瓷盘中堆得漂亮,宛如白色的花儿,就如同冰块盘中堆着晶莹的水晶。搭配着稻米醋、碎咸菜,配上香橙这等配菜,入口之后竟然还能醒酒。让渔夫住口别再评议了,哎,叹我这性子愚钝固执不接受改变。大概是太过坚持旧态引来了心中邪念,暂且摩挲着空腹安于粗劣食物吧 。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视角描写了水母这一奇特生物,展现出丰富的生活场景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开篇描绘江城风雨潮平之景,为引出水母作铺垫,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描写水母部分,诗人用形象比喻,如“如浮罂”“如缁笠绝两缨”等,生动展现了水母怪异的外形。又通过老渔人之口,讲述水母生存环境及习性,富含科普意味又充满奇趣。“藏纳众污无满盈”一句,借水母所处环境影射现实世界复杂与污垢。后半部分叙述水母因无用被弃、后入庖厨的经历,以及品尝时感受,将生活场景刻画入微。诗末由事入情,诗人“嗟哉此性愚不更”之叹,借自身“定矜故态招三彭,且摩枵腹甘藜羹”之感,表达出对世俗的超然淡薄,蕴含着一种在复杂尘世中坚守自我的情操,使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有超脱的精神境界 。

沈与求

沈与求

宋湖州德清人,字必先,号龟溪。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明州通判。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在任知无不言,前后近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高宗绍兴四年,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寻任参知政事。与张浚不和,出知明州。七年,迁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有《龟溪集》。 ► 3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