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襟接袖。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纵目:尽目力远望。
- 川原绣错:山川原野像锦绣一样交错排列。 绣错 :色彩错杂如绣。
- 如襟接袖:形容土地相连,如同衣襟衣袖相接。
- 天寿:天寿山,十三陵所在的山。 阜(fù):土山。这里指天寿山低缓的样子。
- 一霎: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王气:帝王之气。古人认为帝王所在之处有一种特殊的气。 消沈:消失,沉沦。 “沈”同“沉”。
- 涛生金粟:松涛声仿佛从金粟山上涌起。金粟,金粟山,在陕西蒲城县东北,这里代指墓地周围的山。
- 老松疑作龙吼:古老的松树呼啸,让人怀疑是龙在吼叫。
- 白狼:白狼河,今辽宁大凌河 。 边墙:指长城。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山灵:山神。 呵守:呵护守卫。
- 平楚:指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苍凉:凄凉。
- 合沓(hé tà):聚集重叠。
- 欲酹:想要洒酒祭奠。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 高岫:高峰。 岫(xiù):山。
翻译
我登上旸台山绝顶极目远望,山川原野如锦绣般交错相连,一片接着一片。我指点着十三陵的树影,天寿山低缓地起伏,山色朦胧似那隆起的土阜。转眼间,世事已历经巨大变迁,四周山峦风雨大作,帝王之气早已消散很久了。松涛声仿佛从远方的山间涌起,古老的松树呼啸,好似龙在吼叫。
眼前只有茫茫的沙草,白狼河从古至今滚滚流淌,长城如长龙般蜿蜒远去。乡村的老人也知道人间已经换了朝代,还念叨着山神在默默呵护守卫着。远处丛林树梢齐平,一片凄凉之景,层层乱云聚集重叠。我想要洒酒祭奠,却没有多少酒。出山回头眺望,那夕阳好像还眷恋着高高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词意境雄浑悲壮,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上阕开篇描绘登山远眺所见的壮丽山河图, “川原绣错,如襟接袖” 极写山川大地的广袤与相连。但面对十三陵的树影、低缓的天寿山,想到曾经的辉煌与如今帝王之气的消散,“一霎沧桑,四山风雨” ,真切地传达出岁月变迁、历史兴废的沧桑感。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以充满气势的笔触,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历史的厚重氛围。
下阕笔触转向现实景象和人的感慨。沙草微茫、白狼河滚滚、长城蜿蜒,自然与历史遗迹并存,而野老尚谈山灵呵守,写出普通人对古老传说的铭记,也反映出命运无常中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 “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 ,将词人内心的惆怅孤独与眼前的凄凉景象融合。最后 “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以景结情,夕阳眷恋山峰,恰如词人对历史过往的眷恋,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和悠长的韵味。整首词将历史与现实、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紧密交织,情感深沉,艺术感染力强。

王鹏运
清广西临桂人,字佑遐,号幼霞,晚号半塘老人、鹜翁。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为晚清名家之一,有《味梨词》、《鹜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又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148篇诗文
王鹏运的其他作品
- 《 杨柳枝 · 拟花閒 》 —— [ 清 ] 王鹏运
- 《 鹧鸪天 · 读史偶得率成二阕 》 —— [ 清 ] 王鹏运
- 《 三姝媚四月十四日病起,偶过咫村,回忆年时吟事甚盛,此时好梦难寻,孤游易感,不知来者之何如今也。赋寄叔问苏州、叔由芜湖 》 —— [ 清 ] 王鹏运
- 《 虞美人 · 题校梦龛图 》 —— [ 清 ] 王鹏运
- 《 鹊踏枝 · 谱到阳关声欲裂 》 —— [ 清 ] 王鹏运
- 《 倦寻芳初夏和沤尹 》 —— [ 清 ] 王鹏运
- 《 鹊踏枝 · 几见花飞能上树 》 —— [ 清 ] 王鹏运
- 《 徵招夔生自广陵游鄂,赋词寄怀却和 》 —— [ 清 ] 王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