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秋夜怀月仪

寒飙冽。江乡又近重阳节。重阳节。临风感昔,知音耗绝。 共此残秋同此月。斯人也合伤离别。伤离别。焉得重来,紫萸同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飙(biāo)冽:寒冷的狂风十分凛冽。“寒飙”,寒风、狂风;“冽”,寒冷。
  • 江乡:指多河流的地区,水乡。
  • 知音耗绝:知心朋友的消息断绝。“知音”,知心朋友;“耗绝”,消息断绝 。
  • 斯人:这个人。
  • 焉得:怎么能够。
  • 紫萸(yú):即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古时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撷(xié):采摘。

翻译

寒冷的狂风呼呼刮着,十分凛冽。水乡又快要到重阳节了。到了重阳节这个时候,迎着秋风不禁感怀往昔,知心朋友的消息早已断绝。 在这残秋时节,我们共同沐浴着这同一轮明月。那个人此刻想必也在感伤离别之苦吧。这般伤怀离别之情,怎么能够再重新相聚,一起去采摘茱萸呢。

赏析

这首《忆秦娥·秋夜怀月仪》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怀人之作。上阕开篇以“寒飙冽”描绘出秋风的寒冷刺骨,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点明重阳节将至,触景生情,引发对往昔与知音相处时光的怀念,而“知音耗绝”又陡然转折,将词人失去友人消息的孤独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阕“共此残秋同此月”,借着残秋与明月的情境,推测友人也在感伤离别,加深了这种相思之情。最后以“焉得重来,紫萸同撷”的追问结尾,强烈地表达了词人渴望与友人再度相聚、一同共度佳节的美好愿望,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整首词情感基调哀伤,用词清新自然,通过对重阳节时令、秋风、明月等典型意象的运用,细腻地展现出词人在秋夜思念友人的复杂情怀。

方彦珍

方彦珍,字静云,号岫君,仪徵人。国学方国祥女。幼从父读,七八岁即解四声,长工吟咏,适陈立基,亦俊才,闺门倡和穆如也,著《有诚堂诗集》。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