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嵰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剑外:指剑阁以南地区,在今四川一带。剑门关地势险要,在剑门关外常用来泛指蜀地。
  • ****嵰崄(qiǎn xiǎn)**:同“险巇”,形容山路艰险崎岖。
  • **迢递:遥远的样子。

翻译

在那高大巍峨的剑门关以南地区,严寒的霜花覆盖着林间的树枝。远望那衰败的柳树,尚还带着一丝依依的色泽。傍晚的天空静谧安宁,大雁排成整齐的阵列高高飞起,一直进入那碧蓝色的云端里。江山一片秋色,让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涌起无限悲伤。 蜀道山路艰险崎岖,行进十分迟缓。遥望京都,路途是那么的遥远。听到巴峡中传来几声凄厉的猿猴啼叫。唯独我自己,还没有回家的计划。只能徒然地惆怅远望,常常默默地没有言语,独自面对着落日的余晖。

赏析

词的上阕着重写景,描绘了剑外秋景的萧瑟。开篇“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点明地点,直接呈现出霜林覆盖的寒冷之景。“望衰柳、尚色依依”,以衰柳仍有一丝色泽,表现出秋天虽至,却仍有残景留恋之态。接着“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描绘出暮天静好,大雁高飞入云的空旷景象。“江山秋色,遣客心悲”则点明景中蕴含的愁情,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下阕抒情,着重表现羁旅之愁。“蜀道嵰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写出在艰险蜀道上行走缓慢,而京都却遥远难归,道出了行程之难与思乡之情。“听巴峡、数声猿啼”,猿啼之声在古诗词中常增添哀伤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愁绪。“惟独个、未有归计”直接表明没有归乡之期。“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描绘出词人独自对着夕阳空自惆怅、默默无言的孤独形象,将愁情推向极致,把一个久在旅途、思乡满怀却又无法归乡的游子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整首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表现出浓烈的羁旅行役之愁 。

杜安世

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