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夫人挽诗二首

· 汪藻
壸范闺风照里闾,来嫔文伯荐牢蔬。 眼看再世登词掖,身得三朝锡命书。 忽报孟轲陈后鼎,漫劳潘岳赋闲居。 遥知京兆新阡上,千两争看会葬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壸范:指妇女的仪范、典式。“壸”同“壶”。
  • 闺风:指闺阁中的风范。
  • 里闾:里巷,乡里。
  • 来嫔:来做嫔妾。
  • 文伯:古代对著名学者、文人的尊称。
  • 词掖:即掖庭,宫廷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
  • 三朝:指三个朝代或指很长时间。
  • 命书:命令,文书。
  • 孟轲:即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 陈后鼎:不太明确具体所指。
  • 潘岳:西晋文学家。

翻译

她的仪范闺阁风范照耀乡里,来做文伯的嫔妾并供奉美食。眼看她又在世时进入宫廷旁舍,自身获得了长久时间皇帝赐予的命令文书。忽然听到孟轲陈列后面的鼎的消息,徒劳地让潘岳写赋来描述闲居生活。远远知道在京兆新的墓地上,成百上千的人争相观看送葬的车辆。

赏析

这两首挽诗表达了对广川夫人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诗中通过对广川夫人闺中典范、地位荣耀等方面的描绘,突出了她的尊贵和影响力。“眼看再世登词掖,身得三朝锡命书”等句强调了她的特殊地位和所受荣宠,而“遥知京兆新阡上,千两争看会葬车”则烘托出人们对她去世的重视和哀悼之情。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对人物的刻画较为细腻生动。

汪藻

汪藻

汪藻,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 ► 3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