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 沈辽
世间明闇一毫端,为底忙时不肯闲。 水盛草深牛不动,始知缘业有多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黑暗,这里指人生中的困难或不顺。(àn)
  • 为底:为何,为什么。
  • 忙时不肯闲:忙碌的时候不愿意停下来休息。
  • 水盛:形容水量充沛。
  • 草深:草木茂盛,象征环境复杂。
  • 缘业:佛教用语,指因果关系,缘分和业力。

翻译

在这个世界的光明与黑暗之间,只差那么一点点,为何我们在忙碌的时候总是不愿停歇呢?当水位上涨,草木丛生,连牛都不愿移动,这时我才明白,人与世间的因缘和业力是多么多样而微妙。

赏析

沈辽的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来寓言人生哲理。他通过描绘水满草深的静默画面,暗示世事如波,人心如牛,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守本分,不愿轻易改变。诗人借此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应该懂得适时放松,认识到人生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以及因果之间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沈辽

沈辽

宋杭州钱塘人,字睿达。沈遘弟。好学尚友,趣操高爽,不喜进取。用兄任监寿州酒税。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初受知于王安石,及安石当国,日益见疏。摄华亭县,以嫌夺官流永州,徙池州,流连江湖间数年,益偃蹇傲世。筑室齐山名云巢。与兄遘、从叔沈括称沈氏三先生。文章雄奇峭丽,尤长于诗。有《云巢编》。 ► 421篇诗文

沈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