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泛

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 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 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 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泛舟,乘船游览。
  • 建康:古代南京的别称。
  • 滔滔:形容水势浩大。
  • 荡荡:形容江水宽广无边。
  • 战骨:指战争中阵亡者的遗骸。
  • 沉海:比喻埋没于水下,常指牺牲。
  • 芦花:秋天时芦苇的花,白色。
  •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曾建都南京。
  • 兴亡:国家的兴起与衰亡。

翻译

在两百里的江面上泛舟,群山环绕着古老的建康城。江水滚滚而来,眼前一片白茫茫,江面宽阔无垠,与天空连成一片黄色。江底沉藏着无数战争中的遗骨,而芦苇花又覆盖上了一层霜。这六朝更迭的历史,一个接一个地灭亡了,哪里还能找到谈论兴盛衰亡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在建康(南京)一带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历史的沉思。江水滔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战骨沉海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短暂。诗人以芦花带霜的形象,寓言六朝的更替,犹如秋霜覆盖,繁华不再。最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深感叹,以及对和平与长久繁荣的向往。整首诗借景抒怀,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蒋士铨

蒋士铨

蒋士铨,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2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