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世祏祠祭后小憩蓝县丞来谓蔡察院疏予道学已而邸报至有礼乐接乎周孔道学绍乎朱程诚为圣代真儒等语非予所敢当也赋此以自笑

· 黄佐
春祠燕息竹亭东,生态相随趣不穷。 草色远连丹壑外,花光微入翠帘中。 一声到枕闻皋鹤,千里传书见塞鸿。 浅浅野塘供钓艇,源源新水受和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世祏(shì shí):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匣。
  • 祠祭:祭祀祖先或神灵的仪式。
  • 蓝县丞:蓝姓的县丞,县丞是古代县级行政单位的副官。
  • 蔡察院:蔡姓的监察官员,察院是古代监察机构的名称。
  • 邸报:古代官方的通报或公文。
  • 周孔:指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学说。
  • 朱程:指朱熹和程颢、程颐,代表宋明理学。
  • 皋鹤(gāo hè):指仙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 塞鸿:指北方的鸿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消息。

翻译

在立春日,我在竹亭东边的祠堂祭祀后稍作休息,周围的自然景色伴随着我,趣味无穷。草色远远地延伸到红色的山谷之外,花的光彩微微透入翠绿的帘幕中。一声鹤鸣传到枕边,让我醒来,千里之外的鸿雁带来了书信。浅浅的野塘里,钓艇静静地停泊,新生的水源源不断地受到和风的吹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立春日祭祀后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喜悦。诗中“草色远连丹壑外,花光微入翠帘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一声到枕闻皋鹤,千里传书见塞鸿”则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文,增添了诗意。最后两句“浅浅野塘供钓艇,源源新水受和风”以平和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