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悼

· 黄淮
生来志气薄云浮,七尺微躯不自谋。 抱戚噬脐应已晚,沉酣濡首亦堪羞。 花间朝露晞春日,霜后陵苕怯素秋。 老眼怕垂杨子泪,且须含笑看吴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噬脐:比喻后悔已晚。
  • 濡首:指沉溺于酒。
  • :干,干燥。
  • 陵苕:即凌霄花。
  • 素秋:指秋天。
  • 杨子泪:指杨朱看到歧路而泣,比喻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感慨。
  •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翻译

生来志气高远如云浮,七尺身躯却不为自己谋划。 心怀忧戚,后悔已晚,沉溺于酒也令人羞愧。 花间的朝露在春日里干涸,霜后的凌霄花畏惧秋天的到来。 老眼害怕看到杨树下的泪水,还是含笑观赏那锋利的吴钩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生来志气薄云浮”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而“七尺微躯不自谋”则透露出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后句中的“抱戚噬脐应已晚”和“沉酣濡首亦堪羞”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悔恨和自责。诗末的“老眼怕垂杨子泪,且须含笑看吴钩”则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晚景的豁达与坚强,即使心中有泪,也要含笑面对,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人生感悟。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