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字韵奉方外交洽南洲

· 黄淮
每羡瞿昙旧法宗,孤高不与世人同。 降魔神力归禅定,破钝钤槌属钜公。 杖锡影摇沧海月,袈裟香度少林风。 几年暂尔酬缘业,却笑浮生类转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昙(qú tán):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此处指佛教。
  • 法宗:佛教的法门或教义。
  • 降魔:佛教中指战胜烦恼和邪恶的力量。
  • 禅定: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通过冥想达到心灵的平静。
  • 钤槌(qián chuí):佛教法器,此处比喻佛法的力量。
  • 钜公:指高僧或大德。
  • 杖锡:僧人用的手杖和锡杖。
  • 袈裟(jiā shā):僧人穿的衣服。
  • 少林风:指少林寺的武术和禅宗文化。
  • 酬缘业:指完成因缘和业力。
  • 浮生:指短暂无常的人生。
  •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

翻译

常常羡慕佛教的古老法门,其孤高之处与世人不同。 战胜邪恶的神力归于禅定的境界,破除钝化的佛法力量属于高僧大德。 手杖和锡杖的影子在沧海月下摇曳,袈裟的香气随着少林的风飘散。 几年间暂时完成了因缘和业力,却笑看这短暂人生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佛教高深法门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对佛教法器和修行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佛教的神秘与力量。同时,通过“浮生”与“转蓬”的比喻,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和对佛法的追求。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