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湘潭和壁韵

马蹄遍踏陇头云,炎日驰驱入夜分。 野鸟高栖随处稳,啼声远度任时闻。 不堪反侧烽烟扰,赖有菑畲菡萏芬。 客里正逢蒲酒候,凭谁共酌三闾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湘潭:在湘潭过夜。
  • 和壁韵:按照壁上诗的韵脚作诗。
  • 马蹄遍踏陇头云:形容骑马奔波,如同踏云而行。
  • 炎日驰驱入夜分:在炎热的白天骑马奔波,直到夜深。
  • 野鸟高栖随处稳:野鸟在高处随意栖息,显得安稳。
  • 啼声远度任时闻:鸟鸣声远远传来,随时可以听到。
  • 不堪反侧烽烟扰:无法忍受战争烽烟的困扰。
  • 赖有菑畲菡萏芬:依赖着田野中的荷花芬芳。
  • 客里正逢蒲酒候:在旅途中正好遇到端午节,人们准备蒲酒。
  • 凭谁共酌三闾君:想与谁一起饮酒,三闾大夫指的是屈原。

翻译

骑马奔波,仿佛踏着陇头的云朵,在炎热的日头下驰骋,直到夜深人静。野鸟在高处随意栖息,显得安稳,它们的啼声远远传来,随时可以听到。无法忍受战争烽烟的困扰,依赖着田野中的荷花芬芳来安慰自己。在旅途中正好遇到端午节,人们准备蒲酒,我想与谁一起饮酒,怀念屈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潭过夜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马蹄遍踏陇头云”和“炎日驰驱入夜分”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劳碌。而“野鸟高栖随处稳”和“啼声远度任时闻”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增添了诗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