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元夕

· 黄淮
忆昔帝城三五夜,簪缨曾侍宸游。山移鳌背对龙楼。一天星斗下,万文瑞光浮。 箫鼓声中催赐饮,归来月在帘钩。而今白发叹淹留。寒窗灯影里,飞梦绕瀛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簪缨(zān yīng):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高官显贵。
  • 宸游(chén yóu):皇帝出游。
  • 鳌背(áo bèi):传说中的巨龟,这里指山形如鳌背。
  • 龙楼:皇帝的宫殿。
  • 瑞光:吉祥的光辉。
  • 淹留:停留,滞留。
  • 瀛洲(yíng zhōu):传说中的仙山。

翻译

回忆起往昔帝都的元宵夜,我曾作为高官显贵侍奉皇帝出游。山峰如鳌背般耸立,正对着宏伟的皇宫。满天星斗闪烁,万丈吉祥的光辉浮现。 在箫鼓的乐声中,皇帝催促我们饮酒,归来时月亮已挂在帘钩之上。而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感叹时光的停留。在寒窗下的灯影里,我的梦飞绕着传说中的仙山瀛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元宵夜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忆昔帝城三五夜”一句,即勾勒出往昔盛景,而“簪缨曾侍宸游”则体现了作者曾经的显赫地位。后文通过对星斗、瑞光的描绘,进一步以壮丽的意象渲染了皇城的繁华。结尾处“而今白发叹淹留”与“飞梦绕瀛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青春的无奈与对仙境的向往,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