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迟朱章华太史书不至

· 黄渊
兀坐秋宵永,怀人何以忘。 寻常如此际,已自报佳章。 落叶霜沾背,啼乌月照肠。 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坐:独自坐着。
  • 怀人:思念某人。
  • 寻常:平常,通常。
  • 此际:此时。
  • 报佳章:收到美好的书信。
  • 啼乌:乌鸦的叫声。
  • 月照肠:月光照在内心,形容内心的孤寂和思念。
  • :书信。
  • 君乡:你的家乡。

翻译

独自坐在漫长的秋夜中,我怎能忘记心中所思念的人。 平常在这样的时刻,我早已收到了你美好的书信。 落叶被霜覆盖,乌鸦的啼叫声在月光下回荡,触动我的心弦。 不知道前夜寄出的信,是否已经到达了你的家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中孤独思念的情感。诗人通过“兀坐秋宵永”和“怀人何以忘”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落叶霜沾背,啼乌月照肠”以自然景象烘托内心的孤寂和期盼,增强了情感的表达。结尾的疑问“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乡”更是加深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挂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信往来的期盼。

黄渊

黄渊,原名一渊,字积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贡生。幼颖悟,笃学能文。与同里隐士蓝嗣兰、程乡举人李楩等为莫逆交,日以诗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复陷,全粤震动,渊与乡人于各隘口设关,晨启暮闭,以稽行路,乡里得以保全。曾踰岭涉江,跨匡衡泰岱,联络志士。胸中不平之气,皆托之于诗。其文奇肆郁勃,为明末岭东诸家之冠。晚岁筑楼亭于磐湖,抱节欲终老于此,人呼为黄处士。以任侠抱奇,戆直无忌讳,后竟为雠家所杀。民国《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