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立春

· 李雯
芳草回心,平沙转翠。胧胧晓树如新醉。萦烟初系玉楼人,钗头空带宜春字。 青鸟衔还,银幡传至。石华裙上东风细。开帘镇日待春来,春来浑是无情思。
拼音

所属合集

#立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莎行:词牌名。
  • 平沙:广阔的沙原。
  • 胧胧(lóng lóng):微明的样子。
  • 玉楼人:指女子。
  • 宜春字:指立春时妇女头上佩戴的宜春纸或彩绢剪成的字样。
  • 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后多用以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 银幡:用银箔制作的幡胜。
  • 石华:一种有纹理的石头,可制首饰,此处指石华裙,一种用石头纹理的面料制成的裙子。
  • 浑是:全是,都是。

翻译

芳草似乎回心转意,沙原逐渐转为翠绿。朦胧的晓树好像新醉未醒。青烟初起环绕着闺楼中的女子,她钗头徒然带着写有“宜春”的字样。 青鸟把春天的消息衔回,银幡传来了立春的讯息。东风轻轻吹拂着石华裙。整天打开帘子等待春天到来,可春天来了却全然没有情意。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女子的心境。上阕通过描写芳草、平沙、晓树等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初现,但女子的心情似乎并不愉悦,钗头的“宜春字”也未能带来真正的喜悦。下阕中,青鸟和银幡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东风吹拂着石华裙,然而女子等待春天的心情却并未得到满足,春天的到来反而让她感到无情无意。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女子复杂的情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的期待和某种失落的情绪。

李雯

李雯,字舒章,江南华亭人。明崇祯壬午举人。入国朝,官弘文院撰文中书。有《蓼斋集》。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