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行

男儿万事在怀抱,行年四十耻言老。 腰间剑佩七宝装,辞家东出渔阳道。 渔阳少年多不平,宝剑化作苍龙精。 出匣霜风动鳞甲,黄金作靶曼胡缨。 酒酣上马肝肠热,报仇乱洒桃花血。 月下提舞向猿公,万里关河散冰雪。 虎皮甲袖锦战袍,剑光直拂秋云高。 此物真堪献天子,安可弃掷空江皋。 谒入金门挂秋水,封豕长蛇不敢起。 雄心期断佞人迹,侠骨肯逐侯生死。 昔曾斩蛟长桥头,仗策今从赤帝游。 古来神物须大用,笑杀冯驩但蒯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怀抱:胸怀抱负,志向。
  • 行年四十:年龄到了四十岁。
  • 耻言老:以年纪大为耻,表示壮志未酬。
  • 七宝装:镶嵌有珍宝的剑鞘。
  • 渔阳:古代地名,今河北北部一带。
  • 宝剑化作苍龙精:比喻剑的威力如龙,充满神秘色彩。
  • :剑鞘。
  • 曼胡缨:装饰华丽的剑穗。
  • 桃花血:形容战斗激烈,鲜血如桃花般纷飞。
  • 猿公:古人常以猿猴为勇猛的象征,此处可能是山神。
  • 散冰雪:形容剑气如冰雪般消融敌意。
  • 虎皮甲:指战甲上的图案。
  • 锦战袍:华丽的战袍。
  • 秋云高:形容剑光如秋云般高洁。
  • 金门:皇宫的代称。
  • 封豕长蛇:比喻凶恶的敌人。
  • 佞人:奸邪小人。
  • 蒯缑:古代剑的两种材质,此处借指普通的剑。

翻译

一个壮志男儿,胸中藏着万丈豪情,四十岁了也不轻言衰老。腰间的剑鞘镶满珍宝,他告别家乡踏上渔阳路。那里的年轻人满腔不平,他的宝剑仿佛化作腾跃的苍龙。拔剑出鞘,霜风拂过剑身,如同龙鳞闪烁;剑穗如黄金,配以华美的丝线。酒兴正浓时,他骑马挥剑,热血沸腾,报仇雪恨,剑下桃花片片飞落。他在月光下挥舞剑舞,向山神祈愿,剑气如冰雪扫荡万里边疆。身穿虎皮甲,披着锦袍,剑光直冲云霄。这把剑值得献给天子,怎能随意丢弃在江边?

他走进皇宫,剑名如秋水般清亮,震慑了那些凶狠的敌人。他的雄心是铲除奸邪,侠义精神超越生死。他曾于长桥斩杀蛟龙,如今手持利剑,追随赤帝的意志。自古神兵利器,必须用于大事,岂能如冯驩、蒯缑之辈的普通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志凌云的男子,他以剑为武器,以豪情壮志为铠甲,四十岁依然热血沸腾,不畏岁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宝剑化龙、剑气如冰雪,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与剑术的高超。诗中充满了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通过与古代神话和历史人物的关联,如斩蛟、冯驩和蒯缑的故事,强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侠士的精神风貌。

李澄中

清山东诸城人,字渭清,号渔村、雷田。诸生。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检讨,官至侍读。诗学杜甫,文工碑传记事。有《卧象山房集》、《滇程日记》。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