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曲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伊人隔岸,如何不应;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 遮莫千重与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人:那个人,常指心中眷恋的人。在这里指对岸(基隆对岸福州方向)心中所念之人。
  • 遮莫:无论,不管。读音为zhē mò 。

翻译

福州那边公鸡打鸣的声音,在基隆似乎都能够听到;隔着茫茫大海的那个人啊,怎么能没有回应;海上明月高悬,风雨已然过去,你如果想要唱歌,我一定会应和。 不管我们之间隔着多少层山海,哪怕隔着千重万重难关,我都想象着驾着一叶小小的渔艇,冲破那茫茫的烟波去见你。

赏析

这首诗《鸡鸣曲》是于右任深情之作。诗开篇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 营造出一种空间上虽远却又似乎紧密相连的奇妙氛围,引出对“伊人隔岸”不见回应的惆怅之情,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浓浓的牵挂。 “沧海月明风雨过”一句描绘出了沧海之上明月皎洁、历经风雨后的宁静画面,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在历经情感波折后逐渐归于平静但又不甘完全沉默的状态。 “子欲歌之我当和” 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情感交流的渴望,愿积极回应心中之人。

“遮莫千重与万重” 直接表明无论巨大的阻碍,都不能阻挡内心的向往,突显了诗人情感的坚定和勇气。 “一叶渔艇冲烟波” 则将这份决心具象化,描绘出一幅冒着烟波、驾驶小艇奋力前行的画面,传达出一种义无反顾向着目标、向着心中之人奋进的力量,整首诗既有情感的细腻表达,又有坚毅执着精神的刻画,充满着深情与感染力。

于右任

于右任

于右任,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近代知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民国成立之后长年在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担任监察院院长达三十四年,是历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长,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