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柳亚子见赠

· 巨赞
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 故都怜草莽,桂岭可登临。 方外缘偏熟,吟怀蕴更深。 思灵松竹茂,何日共探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皎皎(jiǎo jiǎo):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 悠悠:形容长久、遥远,这里表示古柏之心的深沉持久。
  • 故都:过去的都城,旧都。
  • :怜惜、同情。
  • 草莽:丛生的杂草,代指普通百姓或荒芜的景象。
  • 桂岭:这里可能是指代某个有代表性的山岭。
  • 方外:世俗之外,这里指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境界。
  • 偏熟:比较熟悉、格外了解。
  • 吟怀:作诗的情怀、兴致,此处意思是内心蕴藏的情思。
  • :蕴含、蕴藏。
  • 思灵:对神灵的思念或向往某种灵动的精神境界(此处结合语境理解) 。

翻译

初冬的月亮洁白明亮,古老柏树有着悠远深沉的心意。 怜惜故都如今杂草丛生的荒芜模样,那桂岭倒是可以去攀登游览。 我对超脱世俗的境界格外熟悉,内心深处蕴藏的诗兴情怀愈发深沉。 向往那灵动美好的松树竹林繁茂之地,不知什么时候能与你一同去探寻?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营造出一种清幽、深沉的氛围,将初冬皎洁的月色与古柏沉稳的心境相结合,奠定了全诗宁静致远的基调。“故都怜草莽,桂岭可登临”,通过故都的荒芜与桂岭可登,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风景的向往。“方外缘偏熟,吟怀蕴更深”一句,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深邃的诗心,其对世俗之外的境界熟悉且有着深刻的感悟。最后“思灵松竹茂,何日共探寻”表达出对美好空灵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及希望与友人一同前往的急切期盼之情。整首诗用词精妙,境界深远,情感内敛而丰富,既饱含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又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且诚挚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