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 新柳
阳春三月。袅袅东风急。陌上桥头吹不息。渲得短丝成碧。看嬉春黄鹂恰恰。
怜娇色。晓日红楼辟。似有个、盈盈立。敛修蛾、且罢流黄织。灞岸条垂,玉关梦杳,袖向晴光暗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风的柔弱细长的样子。
- 渲:渲染,这里指风使柳丝变成绿色。
- 恰恰:形容鸟叫声欢快。
- 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 修蛾:修长的眉毛,这里代指女子。
- 流黄:黄色的绢。这里指女子织布。
- 灞岸:在今陕西西安东,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 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翻译
阳春三月,柔弱细长的东风急切地吹拂着。田野小路上和桥头的风不停地吹着,把柳丝渲染得碧绿。看着那欢快嬉闹的黄鹂鸟。
怜惜那柳树娇美的姿态。清晨阳光照耀着红楼打开。好似有一位仪态美好的女子站立在那里。她敛起修长的眉毛,暂且停止织黄色的绢帛。灞岸的柳树枝条低垂,遥远的玉门关边的梦杳无音信,她的衣袖在晴光中暗暗被泪水沾湿。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新柳的姿态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上阕通过“袅袅东风急”“短丝成碧”“黄鹂恰恰”等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以及柳丝的柔美。下阕则将柳与人相结合,通过“似有个、盈盈立”,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和姿态,进一步深化了词的意境。“敛修蛾、且罢流黄织”表现出女子的忧愁和思绪,而“灞岸条垂,玉关梦杳,袖向晴光暗湿”则通过灞岸、玉关等意象,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柳的形象来表达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