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联句寄仲鲁编修志钧即咏其事
湘花梦影。可西风昨夜,几回吹醒。曾记盈盈,楼上黄昏,瞥见游春鞭镫。开窗笑语红襟燕,道莫负、海棠栖稳。天涯别有桃源,误了琼枝芳讯。
太息琴丝笛谱,纵弹尽不似,旧时人听。暮雨萧萧,此日江南,帘捲疏花微病。香炉熏彻相思字,又半晌、月明更静。祇无聊、白雁横天,说与凄凉风景。
拼音

文廷式
清江西萍乡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号芸阁、云阁、芗德,自号纯常子。晚清翰林、词人,政坛“清流派”领袖之一,帝党重要人物,与福山王懿荣、南通张謇、常熟曾之撰并称「四大公车」。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升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曾任珍妃、瑾妃老师,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党重要人物。
甲午战争期间多次上疏反对对日求和,中日宣战后与张百熙等五十馀名京官上联衔纠参督臣植党疏,参奏李鸿章及其同僚盛宣怀、张士彬、丁汝昌、卫汝贵、龚照玙、刘含芳、李经方等。《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支持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探讨强国之路。次年二月,遭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参加唐才常召开的“国会”。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此后数年,文廷式颠沛流离于萍乡、上海、南京、长沙之间。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著杂记《纯常子枝语》四十卷。另有《中兴政要》一卷,《云起轩词钞》一卷,《大元仓库记》一卷。曾译《铁木真帖木儿用兵论》两编二十七章。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