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之自鹤鸣泛舟归城次韵

· 王灼
斜日撩归兴,飘然李郭舟。 旄麾明两岸,管吹落沧洲。 要与民行乐,那须酒换愁。 遥知陶靖节,临赋喜清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和之:赵师秀,南宋诗人。
  • 鹤鸣:可能指地名,也可能是诗中泛舟的起点。
  • 泛舟归城:乘船返回城市。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韵律)作诗回应。
  • 王灼:南宋文学家,此诗是他的回应之作。
  • :引起,撩动。
  • 归兴:回家的兴致或冲动。
  • 飘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 李郭舟:李郭,指李白和郭璞,二人皆有泛舟江湖的传说,此处泛指悠闲的游船生活。
  • 旄麾:旗帜,这里指军旗或指挥官的标志。
  • 沧洲:水边之地,常用来代指江湖或远方。
  • 要与民行乐:想要与百姓一同享受快乐。
  • 那须:何须,何必。
  • 酒换愁:借酒消愁。
  • 陶靖节:陶渊明,别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 临赋:面对美景赋诗。
  • 清流:清澈的溪流,既指自然景色,也可能象征高洁的人格。

翻译

夕阳斜照,勾起了回家的兴致,他乘着悠闲的李郭之舟悠然前行。军旗鲜明地映照在两岸,笛声从远处的水边传来。他想与民众共享欢乐,又何必借酒来排解忧愁呢?想象着陶渊明那样的人,面对这样的美景赋诗,必定会心生欢喜,喜爱这清澈的流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和之在夕阳西下时乘舟归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与民同乐的理想。通过李郭舟的典故,展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高洁人格和清雅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南宋文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深热爱。

王灼

宋遂宁人,字晦叔,号颐堂。高宗绍兴中尝为幕职。有《颐堂集》、《糖霜谱》、《碧鸡漫志》。 ► 2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