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许唐臣丈

· 王灼
目断扬州泪似江,龙舆半夜狩南邦。 徒闻四野方多垒,可惜黄旗漫绕杠。 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 青萍三尺将生锈,愤气峥嵘只自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来作诗,是一种诗歌创作的形式。
  • 许唐臣丈:许唐臣,王灼的朋友,丈是对长辈的尊称。
  • 龙舆:古代天子乘坐的车驾,此处指皇帝。
  • :原指帝王出巡,此处暗指战事或政变。
  • 黄旗:古代军中旗帜,黄色代表皇室,此处代指朝廷。
  • 漫绕杠:形容旗帜随意飘扬,暗示局势混乱。
  • 浊酒:劣质的酒,常与愁绪相关。
  • 磨岁月:消磨时光,形容生活艰辛。
  • 愁山:比喻内心的忧愁堆积如山。
  • 青萍三尺:剑名,此处象征锐气。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引申为不屈不挠。

翻译

遥望扬州,心中满是泪水滔滔,仿佛长江奔流,皇帝半夜出行征战南方。 只听说四方边境烽烟四起,可惜那象征皇权的黄旗乱舞在旗杆上。 喝着粗劣的酒,时间仿佛在愁苦中消磨,忧愁堆积如山,挤满了门窗。 三尺青萍剑,锋芒已生锈,我的愤怒却如山峰般峥嵘,只能独自消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许唐臣可能因某种原因离开扬州,王灼以次韵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动荡政局的深切关注。首联描绘了扬州与皇帝出巡的场景,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颔联通过“多垒”和“黄旗漫绕杠”形象地展现了战事频发、朝廷局势混乱的画面。颈联则借酒浇愁,表达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沉重。尾联以剑喻志,即使锐气渐失,诗人仍怀有不屈之气,但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愤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沧桑感。

王灼

宋遂宁人,字晦叔,号颐堂。高宗绍兴中尝为幕职。有《颐堂集》、《糖霜谱》、《碧鸡漫志》。 ► 2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