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去年七月七,直庐闲独坐。 西日下紫微,东窗晕青琐。 露柳蜩忽鸣,风帘燕频过。 寂寂红药阶,槿花开一朵。 时清无诏诰,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营,横枕通中卧。 梦入无何乡,蛱蝶甚幺么。 孰谓处深严,自得放慵惰。 中官传宣旨,御诗令属和。 惊起俨衣冠,拜舞苍苔破。 逸翰龙蛇走,雅调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赓强牵课。 暮随丞相出,自谓天上堕。 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 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夥。 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 宠辱方若惊,倚伏忽成祸。 九月谪商于,羁縻复穷饿。 凤仪困鸱嚇,骥足翻鳖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丛脞。 夏旱麦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亲极衰耄,吾命何轗轲。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发半凋落,紫绶空垂拖。 客计鱼脱泉,年光蚁旋磨。 昨夜枕簟凉,西郊忽流火。 河汉势清浅,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硗瘠,商民久劳瘅。 霜旱固不支,水潦复无柰。 居人且艰食,行商不通货。 郡小数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儿索来禽,倾市得一颗。 举家成大笑,愁眉略舒亸。 自念一岁间,荣辱两偏颇。 赖有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穷乎止旅人,达也登王佐。 匏瓜从系滞,糠秕任扬簸。 批凤不足言,失马聊自贺。 委顺信吾生,无可无不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庐:古代官员值班或办公的地方。
  • 紫微:古代星官名,象征皇宫。
  • 晕青琐:形容光线透过窗户,青色斑驳。
  • 露柳蜩忽鸣:露水打湿的柳树上,蝉声忽然响起。
  • 无诏诰:指朝廷没有下达命令。
  • 雅调金石播:优美的诗文如同金石般流传。
  • 戛戛强牵课:勉强参与应和。
  • 羁縻:被束缚,受限制。
  • 商于:地名,今陕西省商洛市一带。
  • :贫瘠,土地不肥沃。
  • 劳瘅:劳累而生病。
  • 流火:流星,古人认为是天象。
  • 河汉:银河。
  • 罗列繁且夥:陈列的物品多而杂。

翻译

去年七夕这一天,我在值宿的房间独自坐着。夕阳沉落在紫微星下,东边的窗户透着青色的光影。露水打湿的柳枝上,蝉突然鸣叫,风轻轻吹过,燕子频繁掠过。寂静的台阶上,红芍药只开了一朵。这时节平静,没有皇上的诏书,我心境淡泊,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我无所事事,横躺在床铺上,进入了梦境,梦里到了一个无名的地方,蝴蝶翩翩飞舞。

谁说身处深宫严肃,我却自在闲适。宫中传出皇帝的命令,要我写诗应和。我猛然惊醒,整理好衣帽,在青苔地上行礼。我的笔触如龙蛇游走,诗文格调高雅,流传世间。然而,这勉强的应和成了我一生的负担。傍晚,我随着丞相外出,感觉自己像是从天而降。

回来后,我们准备过七夕节,摆满了瓜果海鲜。虽然生活简朴,但家人欢声笑语,孩子们嬉戏玩耍。荣辱起伏让我感到惊慌,命运的起落瞬间变成了灾祸。九月,我被贬到商于,生活困顿饥饿。我像凤凰被鹰吓,骏马变成了瘸腿。这里的山城偏僻,旅舍简陋,夏天干旱,作物枯死,春天霜冻,花木凋零。

父母老迈,我自己的命运坎坷。孩子在我面前哭泣,妻子病倒在我身边。我头发半白,官位空挂。我只能寄希望于早日解脱,时间如蚂蚁磨盘般流转。昨晚,枕席凉意渐浓,西郊出现流星。银河清澈,牛郎织女姿态优美。商地本就贫瘠,百姓苦不堪言。霜旱交加,水涝又无法解决。居民们粮食匮乏,商人交易受阻。

小小的郡城,今晚人们都在忧虑。孩子们吵着要找来鸟雀,好不容易得到一颗,全家都笑了,愁容稍解。回顾这一年,荣辱交织。幸好有道义作为依靠,内心才得以安定。穷困不过是我暂时的身份,显达也能成为辅佐君王的臣子。我就像葫芦一样,随波逐流,任凭糠秕扬起。失去马车虽然可惜,但至少还有自我安慰的理由。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描绘了从宫廷生活到贬谪生涯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起落和心态的转变。诗中既有对宫廷生活的描写,如“西日下紫微”、“逸翰龙蛇走”,又有对贬谪生活的感慨,“羁縻复穷饿”、“行商不通货”。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命运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同时,诗中展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孩子的纯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欢乐。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出身清寒,家庭世代务农。从小发愤求学,五岁能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中进士,最初担任成武县主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他被召见入京,担任右拾遗、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後来历任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为人刚直,敢直言进谏,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曾三次被贬职: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一贬商州(今陕西商县);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二贬滁州(今安徽滁州);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三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故有“王黄州”之称。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徙蕲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著有《小畜集》、《小畜集外集》。其诗风朴素,散文平易。代表作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唐河店妪传》,诗《对雪》、《村行》等。 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