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智上人
道人饮山流,颜色颇秀整。
经营一庵足,偃蹇万事屏。
忽随铜峰云,飞下铜峰顶。
欲了一大缘,此意极勇猛。
白昼多豺狼,横涂半坑阱。
为言尸陁林,谁能保腰领。
要凭降魔力,化作清净境。
师亦初无言,薄俗时自警。
尽洗历劫冤,愿力周涬溟。
瘦藤行可支,慎勿厌驰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骄傲,傲慢。
- 陁(tuó):同“陀”。
- 涬(xìng)溟:混沌未开之气。
翻译
和尚饮用山间的流水,面色很是秀美齐整。经营一座庵堂就足够了,骄傲地将万事都摒弃。忽然随着铜峰上的云,飞下铜峰顶。想要了却一段大的因缘,这份心意极为勇猛。白天多有豺狼,路上到处是半陷的坑阱。说是那尸陀林,谁能保证自身的性命。要凭借降服魔障的力量,化作清净的境地。智上人起初也不言语,在淡薄的俗世中时常自我警醒。全部洗去历劫的冤屈,愿力遍布那混沌未开之气。瘦弱的藤杖可以支撑行走,千万不要厌倦奔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智上人超凡脱俗的形象和他的修行决心。诗中通过对智上人的外貌、行为以及其对修行的执着的描绘,如“颜色颇秀整”“偃蹇万事屏”等,展现出其独特的气质和追求。同时也提到了修行路上的艰险,如“白昼多豺狼,横涂半坑阱”,但智上人依然坚定勇猛。诗中“要凭降魔力,化作清净境”等句,体现了其对摆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清净的渴望。最后鼓励智上人在修行路上继续前行。整体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高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智上人的敬佩和对佛教修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