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李司农二首

不作徽州梦,空吟楚水边。 仓皇相别日,欢喜得书年。 客有谁投辖,诗应我执鞭。 长安望归日,消息几时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作:不再存着某种打算或想法。
  • **徽州:地名。
  • **楚水:古时楚地的河流,这里代指某个地方。
  • **仓皇(cāng huáng)**:匆忙急迫的样子。
  • ****投辖(tóu xiá)**: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汉书·陈遵传》载,陈遵留客人喝酒,把客人车上的辖(车轴两端的键)卸下来扔到井里,使客人无法驾车离开。
  • **执鞭:这里是表示甘居下位,为他人效力。出自《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长安:这里借指朝廷所在之地。

翻译

我早已断了去徽州的念,只能空自在楚水边吟诗怅惘。回想起当初匆忙分别之日,如今倒是满心欢喜收到你的书信。我这里难有像古人那般留客的殷勤之时,在作诗方面我愿向你学习,为你执鞭。遥望着长安,盼着你归来的日子,可是这归来的消息何时才能传来呢。

赏析

这首诗是周紫芝写给李司农的寄情之作。开篇“不作徽州梦,空吟楚水边”,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失落与孤寂的氛围,诗人放弃了去徽州的梦想,只能在异乡水边低吟,抒发内心的感慨。“仓皇相别日,欢喜得书年”,通过过去分别时的匆忙和如今收到信的欢喜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客有谁投辖,诗应我执鞭”,前句反映自己生活的冷清,后句则体现出诗人对李司农诗才的高度赞赏,流露出谦逊的态度。最后“长安望归日,消息几时传”,直接表达对友人从长安归来的期盼,那未知归期的等待又透着一丝焦虑和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化用典故等手法,将对友人的思念、赞赏及等待之情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 。

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20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