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道卿喜贼平

无人试请一长缨,贤似防胡万里城。 共说庙堂初奏凯,似闻淮海已无兵。 黄头父老农桑晚,白面将军剑佩荣。 息马投戈知有日,黑山青犊已先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长缨:长的绳索。
  • 贤似:如同贤能。
  • 防胡万里城:指防御外敌的坚固城墙。
  • 奏凯:取得胜利后奏乐庆贺。
  • 黄头父老:指年老的男子。
  • 农桑晚:从事农桑到很晚。
  • 白面将军:容貌白净的将军。
  • 剑佩荣:佩剑显示荣耀。
  • 息马投戈:停止战争。
  • 黑山青犊:此处均指代贼寇。

翻译

没有人尝试请命系着长缨出征,其贤能如同那防御万里的坚固城墙。大家都说朝廷刚刚取得胜利庆贺,好像听说淮海一带已经没有贼兵了。头发黄黄的父老们从事农桑直到很晚,面容白净的将军之佩剑闪耀着荣誉的光芒。停止战争放下武器知道会有那么一天,那黑山的贼寇和青犊贼寇已经先被平定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平定贼寇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国家和平安定的期望。诗中通过“无人试请一长缨”暗指贤能之士渴望为平定贼寇出力,“贤似防胡万里城”强调贤才的重要如同坚固的防线。“共说庙堂初奏凯,似闻淮海已无兵”描绘了朝廷奏凯、贼兵渐平的场景。“黄头父老农桑晚”体现出百姓恢复正常生活后的忙碌与安宁。“白面将军剑佩荣”则凸显了将领的荣耀。最后“息马投戈知有日,黑山青犊已先平”表达了对结束战争、迎来和平的急切盼望与信心,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平息、社会稳定的憧憬和欣喜之情。整体诗意流畅,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20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