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

· 张佃
夜夜三边动鼓鼙,辽阳烽火达关西。 风吹马勒寒初起,尘暗龙城日未低。 原上饥兵攒草卧,碛中新鬼望乡啼。 李陵一去胡天渺,愁见黄云锁沷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鼙(gǔ pí):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用以指挥军队进退。
  • 辽阳:地名,今辽宁省辽阳市,古代边防重镇。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 马勒:马的笼头。
  • 龙城:古代匈奴的都城,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 (qì):沙漠。
  • 新鬼:新近战死的士兵。
  • 李陵:西汉名将,因战败被俘,后流亡匈奴。
  • 胡天:指匈奴地区的天空。
  • 沷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边疆的一条河流。

翻译

夜夜边疆战鼓声声,辽阳的烽火直通关西。 寒风中马勒发出声响,龙城上空尘土飞扬,太阳还未落山。 草原上饥饿的士兵蜷缩在草丛中,沙漠中新死的士兵望着故乡哭泣。 李陵一去,胡天的景象变得遥远,愁看黄云笼罩着沷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场的凄凉景象,通过“鼓鼙”、“烽火”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诗中“风吹马勒”、“尘暗龙城”等句,生动地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寒冷。后两句通过“饥兵”、“新鬼”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士兵的苦难与思乡之情。结尾以李陵的典故和“黄云锁沷溪”的景象,抒发了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

张佃

张佃,原名侁,字勤夫。顺德人。明世宗嘉靖间诸生。著有《石林清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三、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 ► 3篇诗文

张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