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招山诗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 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 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千峰尽处日脚动,百鸟绝飞云色愁。 帆樯散乱点秋叶,蛟龙出没如猕猴。 天门荡久恐将裂,碣石漫过能不柔。 未知尾闾果安在,只见万水皆兼收。 将军教我认绝域,日本西户东琉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座位于海边的山。
  • 潮汐:海水的周期性涨落,通常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
  • 军门:古代指军营的大门。
  • 冥冥:形容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
  • 天真浮:形容海面波浪翻滚,天空似乎也随着波浪起伏。
  • 九万里:极言视野之广阔。
  • 寸心:指内心。
  • 十二洲:古代传说中的十二个大陆,这里泛指世界各地。
  • 帆樯:帆船的桅杆和帆。
  • 散乱:无序、杂乱。
  • 秋叶:秋天的落叶,这里比喻帆船在海面上点点散布的样子。
  •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海中的大型水生动物。
  • 猕猴:猴子的一种,这里形容蛟龙出没的敏捷和灵动。
  • 天门:传说中天界的门户。
  • :摇动,震动。
  • 碣石:古代山名,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这里泛指海边的山石。
  • 漫过:淹没,覆盖。
  • 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归宿的地方。
  • 将军:指军队的将领。
  • 绝域:极远的地方。
  • 日本:即今天的日本国。
  • 西户:可能指日本西部的一个地方。
  • 东琉球:指琉球群岛,位于日本西南方向的太平洋中。

翻译

招山挡住了海水,不让它流过,坐镇于此与潮汐争夺咽喉要道。军营的鼓角声震动大地,远远传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站在招山的山头。风沙昏暗,海面在下方,波浪滚滚,天空似乎也随之起伏。一眼望去,视野可达九万里,内心飞向遥远的十二洲。千峰尽头,太阳似乎在移动,百鸟不再飞翔,云色显得忧郁。帆船的桅杆和帆如同秋天的落叶般散乱,海中的蛟龙出没,敏捷如猕猴。天门似乎震动得快要裂开,碣石被海水淹没,变得柔软。不知道海水的归宿尾闾究竟在哪里,只见到万水汇聚。将军教我辨认极远的地方,指着日本西户和东琉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站在招山之巅,俯瞰大海的壮阔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等,展现了海天一色的宏大画面。同时,通过“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表达了诗人胸怀世界的壮志豪情。诗末提及将军指点江山,辨认远方的地理,增添了诗作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傅汝舟

明福建侯官人,一名舟,字木虚,号丁戊山人、磊老。好佛道学说。中年好神仙,舍妻子遨游山水。有《傅山人集》。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