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越王台

· 张诩
崇台千尺皆蒸土,夜夜登登不歇杵。 一廉一陛涂民脂,画阁雕栏贮歌舞。 春风到处沉檀香,溽暑四壁水晶凉。 江山延袤万馀里,绮窗启处烟茫茫。 空中缥缈罗仙仗,绛旌羽葆屹相向。 锦茵独荐倾城娃,牙床高挂销金帐。 管弦嘈嘈宴诸王,夜焚兰麝坐椒房。 台上月来人已醉,楼头风起乐初张。 中原鹿走人共逐,多少英雄就擒戮。 何如台上乐少年,清歌妙舞欢不足。 坝上真人仗剑兴,除秦扫项致太平。 殷勤专使致尺书,白旄黄钺那能征。 秦佗了似太仓鼠,日饱陈红得容与。 百年伯业一朝倾,富贵荣华问何处。 百粤山河秋色空,故宫禾黍月明中。 见说汉高当此际,未央宫殿起秋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蒸土:古代建筑时,将土加水搅拌后,用杵捣实,使其变得坚硬,如同蒸熟的土。
  • 登登:象声词,形容杵击打土的声音。
  • 涂民脂:比喻用民脂民膏来装饰建筑。
  • 沉檀香:沉香和檀香,均为珍贵的香料。
  • 溽暑:潮湿闷热的夏天。
  • 延袤:绵延。
  •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烟茫茫:形容远处景象模糊不清。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罗仙仗:罗列的仙人仪仗。
  • 绛旌羽葆:红色的旗帜和羽毛装饰的华盖。
  • 倾城娃:形容女子美貌绝伦。
  • 销金帐:用金线装饰的帐篷。
  • 嘈嘈:形容声音杂乱。
  • 椒房:古代皇后居住的宫殿。
  • 坝上真人:指刘邦,即汉高祖。
  • 除秦扫项:指刘邦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 白旄黄钺:古代帝王出征时的仪仗。
  • 秦佗:指秦朝的赵佗,后来自立为南越王。
  • 太仓鼠:比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 陈红:指陈年的红色,比喻旧时的荣华富贵。
  • 伯业:指赵佗的霸业。
  • 故宫禾黍:指古代宫殿的遗址上长满了庄稼。

翻译

高台耸立千尺,全是用蒸熟的土筑成,夜夜都有杵声不断。每一层台阶都涂满了民脂民膏,画阁雕栏中,歌舞升平。春风吹过,沉香和檀香弥漫,即使在潮湿闷热的夏日,四壁也如水晶般清凉。江山绵延万里,华丽的窗户开启,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空中隐约可见仙人的仪仗,红色的旗帜和羽毛装饰的华盖屹立相对。锦茵上独坐着美貌绝伦的女子,牙床上高挂着金线装饰的帐篷。管弦乐声杂乱,宴请诸王,夜晚焚烧兰麝,坐在皇后的宫殿中。台上月亮升起,人已醉倒,楼头风起,乐声初响。中原之地,群雄逐鹿,多少英雄被擒杀。何不如在台上享受青春,清歌妙舞,欢乐无穷。刘邦挥剑起事,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带来太平。他派专使送来书信,白旄黄钺怎能征伐。赵佗如同太仓中的老鼠,安于现状,享受着旧时的荣华富贵。百年霸业一朝倾覆,富贵荣华何处寻觅。百越的山河秋色空旷,古宫遗址上长满了庄稼,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听说汉高祖在此刻,未央宫殿中吹起了秋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越王台的繁华与衰败,通过对建筑的精细刻画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权力与荣华的深刻洞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蒸土”、“涂民脂”等,既体现了建筑的宏伟,也隐喻了权力的腐败。后半部分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刘邦和赵佗,对比了英雄与庸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历史抒情诗。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