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王庙三首赵佗

· 张诩
汉秦已罢甲兵,天下讴歌太平。 奉使来凭寸舌,无人上请长缨。 但遣清风动地,何须黄金满籯。 堪叹人亡世远,欲寻遗迹无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粤王庙:供奉南越国创建者赵佗的庙宇。
  • 赵佗:南越国的创建者,自称“南越武王”。
  • 汉秦已罢甲兵:指汉朝和秦朝已经结束了战争。
  • 天下讴歌太平:全国人民都在歌颂和平。
  • 奉使:派遣使者。
  • 寸舌:比喻口才或言辞。
  • 长缨:长绳,古代用来捆绑俘虏或罪犯的绳索,这里指武力。
  • 清风动地:比喻政策或言论的影响力。
  • 黄金满籯:籯(yíng),古代盛放货币的器具,这里指财富。
  • 人亡世远:指赵佗已经去世很久,时代也已经远去。
  • 遗迹无徵:徵(zhēng),证据或痕迹,这里指找不到赵佗的遗迹。

翻译

汉朝和秦朝的战争已经结束,全国人民都在歌颂和平。 派遣使者仅凭口才,没有人再请求武力。 只需政策言论影响深远,何须财富满屋。 可叹赵佗已逝,时代久远,想要寻找他的遗迹却无从考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赵佗时代的回忆,表达了对和平与智慧的赞美。诗中“汉秦已罢甲兵,天下讴歌太平”描绘了战后的和平景象,而“奉使来凭寸舌,无人上请长缨”则强调了智慧和口才的重要性。后两句“但遣清风动地,何须黄金满籯”进一步以清风比喻智慧的影响力,反对过度追求物质财富。最后,诗人感叹赵佗的逝去和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遗迹无存的遗憾。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