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里闬(hàn):古代的乡里,泛指居住的地方。
- 市廛(chán):市中店铺。
- 諠哗(xuān huá):喧哗,吵闹。
- 蚤:通“早”。
- 王祥驾:王祥,东汉末年名士,因其品德高尚,后世常用其名作为对品德高尚者的赞誉。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 靖节家:指陶渊明的家,陶渊明号靖节先生,因其隐居生活而闻名。
- 鸿雁:比喻书信或传递书信的人。
- 脊令:鸟名,比喻兄弟。
- 瀛水仙山:神话中的仙境,比喻遥远而美好的地方。
- 赊(shē):远。
翻译
父子一同搬到同一个乡里居住,虽然市中心的店铺近在咫尺,却异常安静,没有喧哗。早早地脱离了尘世的纷扰,如同王祥般高尚,隐居的三径之地与陶渊明的家无异。过去在不同的道路上悲叹分离,如今像兄弟一样在春天的沙滩上欢聚。人生百岁应当尽情享乐,何况那遥远的瀛水仙山也并非遥不可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父子一同移居的宁静生活,通过对比市廛的喧哗与新居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王祥和陶渊明的典故,强调了品德高尚与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后两句则通过鸿雁和脊令的比喻,展现了从分离到团聚的喜悦,最后以瀛水仙山的美好愿景,鼓励人们珍惜生活,追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