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罗生郡从白鹿洞来问所疑

中庸中路是吾师,捷径人间曲路岐。 千里毫釐君未信,主翁元似不曾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主张“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 中路:直路,比喻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 捷径:近路,比喻快速达到目的的方法,但往往不是最佳选择。
  • 曲路岐:曲折的小路,比喻复杂或错误的道路。
  • 千里毫釐:比喻极小的差别,但在长远看来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 主翁:这里指主要的、关键的人物或事物。

翻译

中庸之道是我学习的榜样,捷径虽快却充满曲折。 千里之差你或许不信,关键的人物似乎并不知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庸之道的推崇,认为它是正确的道路,而捷径虽然看似便捷,实则充满曲折和不确定性。诗中“千里毫釐”一句,强调了细微差别在长远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主翁元似不曾知”则暗示了关键人物可能对这些细微差别缺乏认识。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和隐喻,传达了对正确道路的坚持和对捷径的警惕。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